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日前宣布,日本正式通过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同时批准了太阳能补贴政策,将鼓励本国新增至少3.2吉瓦的光伏安装量
如2000年全球光伏发电容量为146万千瓦,到2011年底,全球光伏发电容量达到了6740万千瓦,近10年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0%以上,其中欧洲国家的光伏发电市场占75%以上。与此同时,光伏发电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大型逆变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经济储能技术等还不适应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需要。
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市场很大,以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为支撑,逐步建立我国自主的光伏发电产业体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一是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光伏电池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如高纯多晶硅、银浆、EVA用高分子树脂、切割液等的对外依赖度很高,如2010年和2011年高纯多晶硅进口数量分别为4.75万吨和6.48万吨。从光伏发电市场看,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总安装量约为3000万千瓦,其中欧洲地区的安装量约为2200万千瓦。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了2000万千瓦,占到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的60%以上,形成了从晶体硅提纯、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等完整的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大国。
要真正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光伏发电技术包括光伏电池材料、光电转化效率、光伏电池生产装备、光伏系统集成和建设以及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等等。与此同时,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光伏电站建设较多的发达地区,出口量占到我国光伏电池生产量的90%以上。
三大问题制约光伏产业发展虽然我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业链不断优化,但在国际光伏行业不景气及产能相对过剩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企业总体经营困难,也进一步暴露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二是要开放用户端电力市场,为光伏发电发展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从光伏发电市场看,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总安装量约为3000万千瓦,其中欧洲地区的安装量约为2200万千瓦。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的支撑,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国际光伏发电市场,特别是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光伏发电市场的快速增加。
光伏发电技术包括光伏电池材料、光电转化效率、光伏电池生产装备、光伏系统集成和建设以及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等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光伏发电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光伏发电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是要加强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提高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总结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改变我国光伏技术和市场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加快建设具有自主技术和国际竞争力、且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体系。光伏电池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如高纯多晶硅、银浆、EVA用高分子树脂、切割液等的对外依赖度很高,如2010年和2011年高纯多晶硅进口数量分别为4.75万吨和6.48万吨。太阳能光伏发电优势明显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太阳光辐射能直接发电,没有机械运动部件,发电过程无污染、无噪音,特别是其独特的模块化结构,适合任何规模的电力生产,既可以建设集中大型光伏电站,又可以因地制宜地安装小型分布系统;既可以独立满足特定目标的用电需要,又可以与大电网并网运行,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技术。
此外,光伏电池生产设备的国产化能力也迅速提高,这种三头在外的状况已有所改变,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多晶硅材料的价格,加之我国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技术的改进,使我国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我国生产的电池组件价格一般比国际市场低30%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现行电力管理体制也是制约光伏发电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启动我国光伏发电市场,采取特许权招标方式启动了大型光伏发电的建设,以常规电站建设和管理方式建设大型光伏电站,这对推动我国光伏电站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理论上讲,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可以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特别是光伏发电过程不耗水,光伏电站建设不受水资源制约,可以在任何空闲土地上、特别是可以在沙漠土地上建设光伏电站;二是光伏电池安装建设简单,装机规模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特别是没有任何运动部件,既可以利用空旷场地进行建设,也可以与建筑结合建设,几乎不需要进行运行维护,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三是光伏发电的出力特性与用电负荷特性相吻合。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为34.8亿吨标准煤,电力消费为4.7万亿千瓦时。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曾是典型的三头在外产业:一是光伏电池的生产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二是晶体硅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三是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国外。
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品过剩和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多晶硅和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中多晶硅价格由2010年每公斤50美元~90美元下降到了20美元~30美元,降幅超过60%;光伏电池组件价格由每瓦1.5美元下降到了1美元以下,降幅超过30%;二是受需求不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光伏产品生产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同时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国外企业,我国大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成本在每公斤50美元以上,明显高于目前国际多晶硅市场20美元~30美元的价格,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的营利能力大幅降低,大部分企业开始亏损。近两年来,在多晶硅材料价格下降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目前的售价已降到每瓦5元以下,光伏发电的价格已降到每千瓦时1元以下,已经低于不少地方的商业用电价格,适当的政策支持就可以规模化利用。
据统计,我国光伏电池生产所需的主要制造装备,如薄膜电池生产线、高纯多晶硅生产的氢化炉、四氯化硅闭环回收装置、大尺寸铸锭炉、多线切割机、PECVD镀膜设备、自动丝网印刷机、自动电焊机等都主要依赖进口。太阳能是资源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到2011年年底,我国光伏发电容量约300万千瓦,如果达到2020年2亿千瓦的目标,每年需平均安装2000万千瓦,这将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11年,意大利和德国各安装了900万和750万千瓦的光伏容量,说明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可行性,也说明这样的目标对我国来说是可以实现的。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成本仍相对较高,促进光伏发电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需要合理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许多国际机构研究认为,太阳能将是未来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将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50%以上。
或者说至少在近期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光伏发电的成本会大大低于常规能源发电,利用西部土地资源丰富和太阳能资源条件好的优势,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向中东部负荷中心送电,也是可能的。可以说谁真正掌握了光伏发电技术,谁就会掌握未来能源发展主动权。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70%,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很大,发展光伏发电是缓解能源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讲,光伏发电在太阳光照最强的中午时段出力最大,而此时也正是用电的高峰时段,这可以有效减轻电力系统的调峰压力,有利于优化电力系统运行,节约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受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和国际光伏发电建设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国内光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Intersolar展会上推出首套光伏系统产品力神智能户用光伏储能系统产品,该系统产品由力神公司与欧洲战略合作伙伴Neovoltaic公司合作开发。
因为系统实现了高比例的自发自用,从而保证了用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供电不稳定地区,停电不再是困扰居民的难题。普通并网用户的自发自用比例只能达到10%,剩余电量将会并入电网,但由于各国不断削减光伏并网补贴,使得并网用户的经济收益不断下降,该系统弥补了传统并网系统受到上网电价制约的不足,在一些地区使得光伏系统用户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开发带储能的光伏系统产品是公司新能源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力神智能户用光伏储能系统产品是针对普通光伏用户设计的产品,由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系统(EES)和能源管理系统(EMS)三大部分组成,将光伏发电、电力存储及智能控制融为一体。
力神作为中海油新能源下属控股子公司,是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锂离子蓄电池生产企业,在锂电池的技术研发、生产和经营方面成就卓越,同时在光伏行业崭露头角。力神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实现了高达80%-90%的自发自用比例,实现了相对的用电独立。
该系统可以实现储能和外部电网的智能切换,能够有效地实现能源的转化与存储,满足日常能源的循环使用因为系统实现了高比例的自发自用,从而保证了用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供电不稳定地区,停电不再是困扰居民的难题。
普通并网用户的自发自用比例只能达到10%,剩余电量将会并入电网,但由于各国不断削减光伏并网补贴,使得并网用户的经济收益不断下降,该系统弥补了传统并网系统受到上网电价制约的不足,在一些地区使得光伏系统用户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收益。该系统可以实现储能和外部电网的智能切换,能够有效地实现能源的转化与存储,满足日常能源的循环使用。
力神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实现了高达80%-90%的自发自用比例,实现了相对的用电独立。开发带储能的光伏系统产品是公司新能源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Intersolar展会上推出首套光伏系统产品力神智能户用光伏储能系统产品,该系统产品由力神公司与欧洲战略合作伙伴Neovoltaic公司合作开发。力神智能户用光伏储能系统产品是针对普通光伏用户设计的产品,由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系统(EES)和能源管理系统(EMS)三大部分组成,将光伏发电、电力存储及智能控制融为一体。
力神作为中海油新能源下属控股子公司,是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锂离子蓄电池生产企业,在锂电池的技术研发、生产和经营方面成就卓越,同时在光伏行业崭露头角日本将从7月初开始实施旨在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全量收购制度。
在零售业界,打算进行售电的企业也日益增多,比如,罗森副社长玉塚元一表示:按照现在的收购价格,作为一项业务足以实现盈利。如果部件和设备订单蜂拥而至,甚至有可能在接单方面意外失手。
就连投资约250亿日元,在鹿儿岛县建设日本国内最大的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设施的京瓷公司也表示:目前正在研究业务的盈利能力。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光伏发电。